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建筑类 > Revit 2019参数化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Revit 2019参数化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Revit 2019参数化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Revit 2019参数化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2019全新改版!EaBIM网创始团队历时3年精心打造!

作者:杨新新,耿旭光,王金城等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26

书籍编号:30530716

ISBN:978711161992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59063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建筑类

全书内容:

Revit 2019参数化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建设行业技术需求的迅速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已席卷全球。国务院办公厅〔2016〕71号文件提出“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国务院办公厅〔2017〕19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BIM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办高技〔2016〕1918号文件)提出支撑开展BIM及时空仿真建模。水利部、交通运输部、住建部均大力推进BIM技术应用。


BIM概念的雏形起源于两条主线:第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二维的局限而衍生出来的三维技术;第二方面是为了解决信息化而提出的建筑信息体系。这两条主线都是针对建筑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出现。本书的编写主要从第二方面问题的需要进行编写。


参数化设计是BIM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之一。根据调查表明:实际工作中首次搭建BIM模型的时间不超过20%,80%的时间是在不断地修改、变更、维护、完善BIM模型,设计师、工程师绝大部分的BIM工作都是在和BIM模型打交道。如何提高BIM模型修改、维护的效率和便捷性,成为了当前采用BIM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参数化设计则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


上海益埃毕集团从2008年就开始研究、使用、推广BIM技术。旗下益埃毕教育致力于推动中国工程行业BIM知识体系建立。是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委托编写单位(工信教〔2017〕84号文件);2017年Autodesk人才培养卓越贡献奖;2016年福建省BIM试点实施情况通报的示范单位(福建省住建厅〔2016〕11号);2015年Autodesk人才培养卓越贡献奖;Bentley第13家授权技术服务合作伙伴。益埃毕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第一。截止目前已经为华为、美的、博莱克威奇、泛亚汽车、中建(各局)、中铁(各局)、甘肃建投集团、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青海大学等500余家企业院校进行了累计超过670场次3万人次的企业BIM战略及BIM技能应用培训,BIM认证人员突破3万人。


在大量的培训中,我们总结了实际BIM工程中参数化应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发现了市面上极其缺乏Revit参数化的系统书籍。因此,编写一本Revit参数化的书籍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可以检验、总结我们这几年的研究、培训成果,一方面公开出来进行分享,可以与同行一起研究、一起进步。


同时,还要感谢鸿业科技作为本书的顾问,为本书提出了良好建议,感谢本书其他编者在编写上付出的努力。在这里我要向团队身后默默支持、鼓励我们的家人朋友们,以及为本书出版付出点滴的每位同事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金城

Revit参数学习篇


第1章 Revit参数化设计概念


概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这个新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由手工绘图到CAD图纸,再到当前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工程的各参与方都在追求高效、可行、便捷的方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参数化的理念随之诞生并越来越深入人心,应用也越来越广阔。


何谓参数化?参数化就是指对象与对象之间互相关联的内在逻辑关系,当其中一个对象的参数发生改变时,与之关联的对象亦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数值、公式或逻辑语言来改变对象属性,实现对象的可控变化来满足需求。通过参数化建模,可以大大提高模型的生成和修改速度,在产品设计阶段能通过参数调整实现多方案的对比,后期方案更改阶段亦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如简单的门窗尺寸变化、材质更改等。


1.1 Revit参数化概述


参数化设计是Revit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分为两个部分:参数化图元和参数化修改引擎。Revit中的图元都是以构件的形式出现,多样性的构件是通过参数控制实现的,而参数保存了图元作为数字化构件的所有信息。参数化修改引擎提供的参数更改技术,使用户对设计对象或文档部分做的任何改动都可以自动地在其他相关联的对象里反映出来,采用智能构件、视图和注释符号,使每一个构件都通过一个变更传播引擎互相关联。构件的移动、删除和尺寸的改动所引起的参数变化会引起相关构件的参数产生关联的变化,任一视图下所发生的变更都能参数化地、双向地传播到所有视图,以保证所有图纸的一致性,毋须逐一对所有视图进行修改,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Revit功能的强大和使用便捷性,主要得益于两个重要的创意。第一个是,当设计师在工作时,Revit对各个图元之间关系的捕捉获取;第二个是,当建筑信息模型发生变化时对此变化的传播方法。这些做法的结果是Revit能够以用户喜欢的方式进行工作。对于模型中相同的内容,或者是同一个图元(实例参数),在修改时用户不需要重复录入相关的数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平面图中选中墙体,在属性栏中修改了墙体的高度,那么在立面图中,软件会自动更新墙体的高度以反映平面图中的修改。


鉴于参数化的优势,参数化设计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其应用将涉及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如精细化构件、幕墙、加工预制、方案论证等。我们鼓励大家平时在模型创建或设计找形时多尝试使用参数化控制,体味这个过程是一件很能激发个人创作灵感和积累知识的事情。如果我们已经开始用参数化设计手法来做方案、做课题,那这个方案的形体就算再复杂也应该是被一个或多个设计要素(如功能需求)制约着的,它应该满足设计本身的逻辑和空间中的某种价值或意义需求。


1.2 LOD建模标准


1.LOD的概念


模型的细致程度,英文称为Level of Details,也称为Level of Development,描述了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从最低级的、近似概念化的程度发展到最高级的演示级精度的步骤。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为了规范BIM参与各方及项目各阶段的界限,在其2008年的文档E202中定义了LOD的概念。这些定义可以根据模型的具体用途进行进一步的发展。LOD的定义可以用于两种途径:确定模型阶段输出结果(Phase Outcomes)以及分配建模任务(Task Assignments)。


2.LOD的等级


LOD被定义为5个等级,从概念设计到竣工设计,已经足够来定义整个模型过程。但是,为了给未来可能会插入等级预留空间,因此定义LOD为100到500。具体的等级如下:


step 01 LOD 100。等同于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模型通常为表现建筑整体类型分析的建筑体量,分析包括体积、建筑朝向、每平方米造价等。


step 02 LOD 200。等同于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此阶段的模型包含普遍性系统包括的大致的数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LOD 200模型通常用于系统分析以及一般性表现目的。


step 03 LOD 300。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层次,此模型已经能很好地用于成本估算、施工协调(包括碰撞检查、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可视化)。LOD300模型应当包括业主在BIM提交标准里规定的构件属性和参数等信息。


step 04 LOD 400。此阶段的模型被认为可以用于模型单元的加工和安装,其更多地被专门的承包商和制造商用于加工和制造包括水电暖系统在内的项目的构件。


step 05 LOD 500。最终阶段的模型表现的是项目竣工的情形,模型将作为中心数据库整合到建筑运营和维护系统中去。LOD 500模型将包含业主BIM提交标准里制定的完整的构件参数和属性。


1.3 Revit参数化学习资料的获取


1.EaBIM


EaBIM(www.eabim.net)是一个以BIM技术为本的综合性门户平台,深受BIM爱好者推崇,如今发展到第5年,用户遍布国内外,注册会员超过30万,拥有数十万原创BIM技术帖,是BIM网络界首屈一指的领导平台。作为国内最大、用户最多、流量最大、技术帖最多、活跃度最高、用户黏性最强的BIM技术社区之一,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推动国内BIM的普及和发展;“十三五”期间也将再接再厉,助力政府和行业共推BIM技术。


2.BIMO2O平台


BIMO2O(www.bimo2o.com)是BIM领域中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旗下品牌有中国BIM网校、中国BIM商城、中国BIM众筹、中国BIM互动、中国BIM需求库、中国BIM专家库、中国BIM企业库、中国BIM创业大学。BIMO2O平台致力于用互联网推动中国BIM的发展,为BIM领域个人和团队的学习和创业服务,将努力推动大众BIM创业、万众BIM创新、百家BIM争鸣,从而打造创新型BIM生态圈。


中国BIM网校是BIMO2O旗下推出的在线BIM教育平台,作为垂直细分BIM领域的开放式网校,国内外所有BIM教育培训机构和BIM爱好者均可免费入驻。中国BIM网校旨在解决日益普及的BIM技术与BIM专业人才稀缺的矛盾。除了完全自主定价外,用户还可以选择直播模式进行远程BIM教学培训,为广大BIMer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中国BIM网校提倡人人都是BIM老师,人人都是BIM学员,BIM教学众创,个人和机构同台竞技,这无疑给首批BIM实践者抛出了橄榄枝。当前我国BIM整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该平台致力于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建立品牌,树立影响力,创造社会价值。


第2章 Rexit团建中的几种典型环境


概述


在进行Revit软件操作时,有时需要做项目的内容,有时需要做项目中所使用的构件族,有时需要做项目的概念方案。这些任务的目标各有差别,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很多不同,Revit为这些不同的工作目标设置了不同的工作环境,本章就着重介绍这些环境的设置方法和特点。


2.1 项目环境


1.基本操作


step 01 打开Revit软件,出现如图2-1所示的初始界面。界面中间黑色细线的上部为项目区域,下部为族区域,红色方框内显示的是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缩略图,界面左下角是关于当前版本Revit产品主页的链接,光标靠近以后会显示提示信息“Revit产品主页”。


978-7-111-61992-5-Part01-1.jpg


图 2-1


step 02 单击“建筑样板”,建立一个项目,默认进入视图为“楼层平面:标高1”。为了便于观察,把“项目浏览器”拖动过来固定到界面右边;把“属性”栏(单击“修改”选项卡中的“属性”,即弹出“属性”栏)固定到界面左边(“属性”栏同“项目浏览器”一样,可随时拖曳移动,所以无论是固定在界面左边还是右边,Revit软件均会有简明的提示),如图2-2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jpg


图 2-2


在当前绘图空白区可进行简单的视图操作:前后推动滚轮=缩放视图,按下鼠标中键并移动=平移视图,按下<Shift>键+移动鼠标中键=转动视图,如图2-3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3.jpg


图 2-3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下的视图名称,可以打开对应的视图。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默认三维视图”按钮,切换到默认的三维视图,如图2-4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4.jpg


图 2-4


step 03 在菜单栏里,按照专业和用途,排列了很多选项卡,各个选项卡下面是其相应的分组面板和命令。各个分组的位置可以调整,但是仅限于在相应选项卡内部进行调整,如图2-5所示。在“修改”选项卡中,显示的内容与当前正在执行的命令及操作内容有关,如图2-6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5.jpg


图 2-5


978-7-111-61992-5-Part01-6.jpg


图 2-6


选项卡下面的分组面板是可以进行拖动和重新排位的。用鼠标左键拖动出来后的形式如图2-7所示,光标移动到面板上时会显示两侧的控制区域,其中右侧有直接把浮动面板返回功能区的按钮,当然也可以手动放回去。


978-7-111-61992-5-Part01-7.jpg


图 2-7


step 04 打开楼层平面视图标高1与南立面视图,并平铺窗口(默认快捷键<WT>),这样每当在平面视图里创建或修改模型时,就可以在立面视图里立即看到模型更新后的情况,如图2-8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8.jpg


图 2-8


step 05 如果模型位于立面标记范围线的外侧,那么在相应的视图里,会看不到这部分的模型,如图2-9所示。在楼层平面标高1中绘制一段斜向45°的墙体,穿越立面标记的范围线,观察南立面视图,如图2-10所示。


绘制图元时经常需要使用参照平面来设置工作平面,它在视图中投影后的迹线显示为绿色的虚线,如图2-11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9.jpg


图 2-9


978-7-111-61992-5-Part01-10.jpg


图 2-10


978-7-111-61992-5-Part01-11.jpg


图 2-11


2.快捷键的设置


单击“视图”选项卡→“用户界面”→“快捷键”,弹出“快捷键”对话框。设置“快捷键”的快捷键为<KJJ>,“默认三维视图”的快捷键为<EE>,“细线”模式的快捷键为<X>,如图2-12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12.jpg


图 2-12


在“快捷键”对话框的“搜索”框中,输入内容应与命令名称一致,或者简写命令名称以扩大搜索范围。单击需要设置快捷键的命令,下方的“按新键”转为黑色,表示可以进行输入。输入自定义的字母或数字组合,单击“指定”和“确定”按钮,如图2-13所示。Revit对快捷键的组合方式有自己的规定,后续会有详细介绍。


978-7-111-61992-5-Part01-13.jpg


图 2-13


2.2 族编辑器环境


打开Revit软件,出现如图2-14所示的初始界面。黑色细线下部为族区域,在“打开”和“新建”之外,还有一个是“新建概念体量”。概念体量是一个特殊的族,所以软件单独列了出来。单击“打开”或“新建”,可以访问除了体量以外的其他族和族样板。


978-7-111-61992-5-Part01-14.jpg


图 2-14


在族编辑器中显示的菜单界面与所选用的族样板文件有关。不同的族样板之间,菜单会有一些不同。下面依次用不同的族样板新建族来观察一下。


1.基于公制幕墙嵌板填充图案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族下面的“新建”,在弹出的“新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中双击“基于公制幕墙嵌板填充图案.rft”,新建一个族文件,如图2-15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15.jpg


图 2-15


step 02 打开后的默认界面是三维视图,其中已经预置了一些内容,有填充图案网格、4个自适应点、连接这4个自适应点的参照线。在“创建”选项卡中,有“属性”“绘制”“工作平面”“模型”等面板。注意:此处并没有区分专业,也没有“模型文字”,如图2-16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16.jpg


图 2-16


2.公制常规模型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族”下面的“新建”→双击“公制常规模型.rft”新建一个族文件。


打开后的默认界面是“楼层平面:参照标高”。在“创建”选项卡中,“形状”面板包括5种实心形状和对应的空心形状;模型线放在“模型”面板中,还多了“模型文字”;“控件”面板用于向视图中添加翻转箭头,修改项目中族实例的水平或垂直方向(局部坐标系);“连接件”面板是用于区分专业的;“参照线”和“参照平面”则放在“基准”面板中,如图2-17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17.jpg


图 2-17


3.公制轮廓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新建”→双击“公制轮廓.rft”打开文件。


step 02 打开后的默认界面是“楼层平面:参照标高”。这是一个二维的族,所以在“创建”选项卡里没有关于“形状”的命令。执行“线”命令(图2-18),会自动切换到“修改放置线”上下文关联选项卡,其中的“绘制”面板内有其他所有的图形绘制工具,如图2-19所示。在“创建”选项卡里,没有绘制,也没有模型,但是会有二维文字。


978-7-111-61992-5-Part01-18.jpg


图 2-18


978-7-111-61992-5-Part01-19.jpg


图 2-19


4.公制家具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新建”→双击“公制家具.rft”打开文件。


step 02 打开后的默认界面是“楼层平面:参照标高”。界面中的虚线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参照平面,如图2-20所示。“创建”选项卡中有“形状”面板和“控件”面板。“连接件”面板中的图标都是灰色的,表示不可用。“参照线”和“参照平面”在“基准”面板中,“模型文字”和“模型线”在“模型”面板中,如图2-21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0.jpg


图 2-20


978-7-111-61992-5-Part01-21.jpg


图 2-21


5.公制结构柱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新建”→双击“公制结构柱.rft”打开文件,如图2-22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2.jpg


图 2-22


step 02 打开后的默认界面是“楼层平面:低于参照标高”。在这个平面视图中已经放好了三组共6个参照平面,用于定义柱的轮廓和放置柱时的插入点,同时也设定了参数,宽度、深度均为500mm。单击“属性”面板中的“族类型”,弹出“族类型”对话框,如图2-23所示。将“深度”一栏中的“500”修改为“200”,如图2-24所示。单击“应用”按钮,观察参照平面的变化,查看“创建”选项卡中的内容(与公制家具类似)。


978-7-111-61992-5-Part01-23.jpg


图 2-23


978-7-111-61992-5-Part01-24.jpg


图 2-24


6.公制柱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新建”→双击“公制柱.rft”打开文件。


step 02 打开后的默认界面是“楼层平面:低于参照标高”。和前一个族样板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在“族类型”对话框中宽度与深度均为600。这个模板用于建筑柱的创建。


2.3 自适应族环境


step 01 在Revit初始界面中单击“新建”→“自适应公制常规模型.rft”→“打开”按钮,创建一个新族,或者打开已有的族,如图2-25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5.jpg


图 2-25


step 02 打开后的界面为“三维视图”。注意:参照平面是绿色的虚线,三维标高是黑色的、细的虚线,将其放大后发现标高标头始终保持在右侧,而且这两个参照平面都没有锁定,如图2-26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6.jpg


图 2-26


step 03 在菜单栏中并没有可以直接创建自适应点的命令,通常都是选中已经放置的参照点以后,在“修改”选项卡中单击“使自适应”,完成这个转换,如图2-27所示。或者在“属性”栏的“点”一栏后面的下拉列表框中进行转换,如图2-28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7.jpg


图 2-27


978-7-111-61992-5-Part01-28.jpg


图 2-28


当把“参照点”转为“放置点(自适应)”以后,软件会自动赋予其编号,如图2-29和图2-30所示。如果是转为“造型操纵柄点(自适应)”,则没有编号,如图2-31和图2-32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29.jpg


图 2-29


978-7-111-61992-5-Part01-30.jpg


图 2-30


978-7-111-61992-5-Part01-31.jpg


图 2-31


978-7-111-61992-5-Part01-32.jpg


图 2-32


2.4 内建模型v环境


step 01 选择建筑样板,新建一个项目,单击“建筑”选项卡→“构建”面板中的“构件”下拉箭头→“内建模型”,如图2-33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33.jpg


图 2-33


step 02 分别建立一段墙和一个家具(注意形状自定,类别要区分开),然后按快捷键<VV>打开当前视图的“三维视图:{三维}的可见性/图形替换”对话框,如图2-34所示。在“可见性”一栏中分别取消“墙”和“家具”的勾选,如图2-3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观察绘图区域里模型显示的变化。


978-7-111-61992-5-Part01-34.jpg


图 2-34


978-7-111-61992-5-Part01-35.jpg


图 2-35


注意:内建模型不能保存为单独的族文件,所以仅适合于创建项目所需的任何独特或单一用途的图元。当需要在项目中使用其他项目中的内建图元时(如所需内建图元类似于其他项目中的内建图元),则可以将其他项目的内建图元直接复制到本项目中或将其成组另存后作为组载入本项目中。此外,亦可在选定组时执行“成组”面板中的“链接”命令,功能是“将选定组转换为链接文件”,转换时有两个方式,“替换为新的项目文件”和“替换为现有项目文件”。


2.5 内建体量环境


step 01 在项目环境下,“内建体量”命令放在“体量和场地”选项卡下的“概念体量”面板中。面板中的“放置体量”是放置可载入的样板为体量或自适应构件样板创建的体量。注意:软件默认的是“按视图设置显示体量”,直接单击“按视图设置显示体量”或者单击其倒三角箭头,如图2-36所示。在下拉列表框再单击“显示体量 形状和楼层”,就可以将体量显示出来,如图2-37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36.jpg


图 2-36


step 02 执行“体量和场地”选项卡中的“内建体量”命令,软件会弹出“体量-显示体量已启用”对话框,单击“关闭”按钮,如图2-38所示。然后在“名称”对话框中输入该体量的名称,输入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39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37.jpg


图 2-37


978-7-111-61992-5-Part01-38.jpg


图 2-38


978-7-111-61992-5-Part01-39.jpg


图 2-39


step 03 此时,切换到三维视图,内建体量环境下没有概念体量环境中的三维标高以及两个相交的中心参照平面,但形状的生成方式与概念体量环境中的是一样的,绘制时,可以在选项栏上选择“放置平面”,默认状态有“标高:标高1”“标高:标高2”和“拾取”,如图2-40所示。当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某状态以后,绘图区域的工作平面会以蓝色、高亮的线条显示。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自行绘制的参照平面定义了名称才会显示在下拉列表选项里;二是有形状图元可以选的前提是在这之前定义过绘制时的工作平面为形状表面。


step 04 在内建体量环境下,使用模型线绘制一个矩形,并单击“创建形状”,生成一个长方体。再单击“完成体量”。打开当前视图的可见性设置(快捷键<VV>),看到的是“三维视图:{三维}的可见性/图形替换”对话框中关闭了“体量”的显示设置,如图2-41所示,但是该体量图元在视图中仍然是可见的。所以,体量可见性主要由选项卡的显隐按钮来控制,如图2-42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40.jpg


图 2-40


978-7-111-61992-5-Part01-41.jpg


图 2-41


978-7-111-61992-5-Part01-42.jpg


图 2-42


注意:绘制内建体量模型时,如果有单片的面或多余的线条,会出现警告消息,如图2-43所示。内建体量不能保存为族,但是可以用上一节的方法,保存为组供其他项目使用。


978-7-111-61992-5-Part01-43.jpg


图 2-43


2.6 概念体量环境


step 01 新建概念体量。“新建概念体量”位于Revit初始界面“族”区域,用于创建概念体量,单击后弹出“新概念体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双击“公制体量.rft”,就完成了新建工作,如图2-44所示。


978-7-111-61992-5-Part01-44.jpg


图 2-44


step 02 进入概念体量环境,默认的是三维视图,右上角有视图方位显示导航工具(ViewCube),可以单击ViewCube的棱、角、面或通过下方的指南针来旋转视图并查看模型的特定方向。体量中指南针只能随ViewCube同时打开或关闭,如图2-45所示,而项目环境下指南针可以独自关闭或打开。


978-7-111-61992-5-Part01-45.jpg


图 2-45


step 03 标高线为浅灰色的单点画线,标头在三维视图中始终显示在左侧,如图2-46所示。在视图中根据软件提示,单击选择“标高1”后再单击鼠标右键,如图2-47所示,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转到楼层平面”,如图2-48所示。之后软件自动切换至楼层平面标高1,参照平面为紫色的虚线且默认锁定,只有在解锁以后才能移动。选中参照平面,四边的中间会有蓝色的实心圆点,在参照平面解锁后才可以拖动,以扩大该参照平面的显示范围。


978-7-111-61992-5-Part01-46.jpg


图 2-46


978-7-111-61992-5-Part01-47.jpg


图 2-47


978-7-111-61992-5-Part01-48.jpg


图 2-48


step 04 在“创建”选项卡下,并没有“形状”面板,这是因为在概念体量环境里,形状的生成是由软件根据用户所选定的图形自行判断的。如果能够生成的形状多于一个,软件会给出相应的缩略图,如图2-49所示,等待用户选择后再生成相应的形状。


978-7-111-61992-5-Part01-49.jpg


图 2-49


step 05 有的时候会出现3种结果,下面举例说明。绘制两条互不平行的模型线,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细线模式”(切换为细线显示),再选中这两条模型线,此时在“修改|放置线”选项卡里多出一个“形状”面板,可用于创建实心和空心形状。如果退出选择模型线,则面板消失。此时,单击“创建形状-实心形状”,即可看到3个形状的预览图像,如图2-50所示。当光标放到缩略图上单击进行选择时,形状即可生成。


978-7-111-61992-5-Part01-50.jpg


图 2-50


step 06 复制一个三维标高,设置标高1为工作平面,绘制一个矩形,选中并观察这个矩形,在选项栏中单击“显示主体”,再更换主体为标高2,再次单击“显示主体”,标高2变成蓝色线框显示,单击“激活尺寸标注”,如图2-51所示。矩形显示了与邻近图元之间的关系,同时“激活尺寸标注”转为灰色,在绘图区域空白处单击鼠标取消选择后,这些尺寸标注会自动消失。


978-7-111-61992-5-Part01-51.jpg


图 2-51


Revit概念设计环境在设计过程的早期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室内设计师提供了灵活的操作环境,使他们能够表达想法并创建可集成到建筑信息建模中的参数化体量族。通过这种环境,可以直接控制设计中的点、线和面,形成可构建的形状。在概念设计环境中所创建的内容是可用在Revit项目环境中的体量族,可以在这些族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墙、屋顶、楼板和幕墙系统来创建更详细的建筑结构。用户也可以使用项目环境来创建楼层面积的明细表,并进行初步的空间分析。


第3章 创建形状的基本方法


概述


形状在建筑模型中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基础。无论是创建项目文件,还是创建可载入族,我们总是需要建立和修改各种各样的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本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在族编辑器中创建的形状。


在Revit软件中,按照创建形状的操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公制常规模型族样板为代表,先指定为5个形状类型中的某一个类型,再按照该类型的规则,绘制草图来完成创建;另一类是以公制体量族样板为代表,先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