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以爱为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王进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书籍编号:30531087
ISBN:978757010267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9095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教师用书
版权信息
书名:以爱为帆
作者:王进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ISBN:978757010267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序 有爱相伴,一路繁花
当被邀请为这本书写序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我深知,这是一本汇聚老师们多年教育情感和教育经验的书。当我捧卷而读的时候,无数次心潮澎湃:那一个个跳跃的文字,如同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翻腾着对教学的热爱,撞击出对教育的激情,无数次引起我的共鸣,让我的心海翻涌!这些充满教育智慧的文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以最真挚的心去触摸,去感知……
翻开这本书,用心品味,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流淌着浓浓师爱的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作为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美德。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就存在这样一群有爱的教育天使。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他们也不需要鲜花和掌声,他们拥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耐心与爱心。他们在日常工作的平淡与辛苦中,找到了奋斗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他们在年复一年的付出与奉献中,甘愿做学生们攀登高峰的人梯。这本书里的每一位教育者,都安守于清贫,安然于寂寞,却将教育演变成可以奏出最美交响乐的音符,弹奏出最动人的爱的乐章。
翻开这本书,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这是一本蕴含教育智慧的书。行走于文字中,你不仅可以感知真情、触摸教育大爱,更可以收获宝贵的教育锦囊。如果面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繁杂你有些懈怠,那就走进这本书,在这里,你的生命会被一群可爱的灵魂点燃,重新焕发教育的热情;如果面对课堂的瞬息万变你不知何去何从,那就走进这本书,在这里,你会找到解决困惑的最好途径与方法,更能找回突破困境的信心;如果面对稚气孩童的调皮捣蛋你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那就走进这本书,在这里,你会找到优秀班主任治愈顽劣少年的小窍门、好方法……这里没有单纯的说教,更多的是鲜活的案例,为你指引迷航,帮你找到以爱为帆,助孩子远航的法宝,实现你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梦想。
翻开这本书,细细阅读,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有情怀的书。在乱花迷人眼的浮躁社会,在这个易让人迷失方向的时代,难得能有这样一群人静静地守望自己的浮世清欢,不忘初心,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追寻自己的行为本真,做有意义的事情,写有温度的文字,不求名、不逐利,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孩子的健康和快乐,用真诚和淡然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得与失。巴特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是啊,作为一名教师,有爱有情怀,自会播撒爱,必会收获爱,那么,陪伴自己的必将是一路繁花和无限精彩!细读书中文字,情怀的真情叙述,是这群最可爱的教育人最美、最真的写照!
作为一位读者,我在这些灵动的文字中,找到了我所需要的洋洒千言。此正是:
有情抒胸臆,
有技成文章。
不忘初心始,
方得一梦圆。
是为序。
谨以此文献给这些曾经与我并肩作战过的最可爱的人!
王永平
2018.2
自序 与爱同行,桃李芳菲
从教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教育教学中的很多事情,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如果把这些简单的小事看得很容易而漫不经心,也许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老师是孩子眼中的“神”,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不时对孩子竖起的大拇指,孩子改正错误时的微笑以对,都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一个奇思妙想也许会成就一个栋梁之材,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也许会创造一个不朽的奇迹!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里,我深深体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当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在面对屡次教育而没有明显改善时,我也有过灰心和迷惘。这时退休老校长常对我说过的几句话就会浮现在眼前: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也许叶子好看;花叶都不足观,也许枝干错落有致;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远远地看起来,也能流露出几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赏它,总可以发现它的美。教师需要的就是不厌其烦的耐心,善于发现的细心和善待每个心灵的爱心。
春风化雨育桃李,与爱同行苦亦甜。
三十年来,我一直坚持把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记录在册,以期涓涓细流汇成小河,给人以有益启迪,润物于无声之中。
我的班级我的家
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常会被“不懂事”或“调皮”的孩子搞得疲惫不堪。这时如果极力忍耐一下可能很快就撑过去了,但若是家长或老师把自己积累的烦躁一股脑儿倾泻出来,那么场面将会十分“火爆”!
而每当我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惑或恼火时,我就明确地向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常常能收到令人欣慰的效果。
快期末测试了,学生情绪十分浮躁。上课了,我一脚踏进教室,就看见他们三五成群,或说话,或争吵,或互相疯闹。学生抬头看见了我,教室霎时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来不及回座位的几个人,窘得在原地站也不是,走也不是,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想发火,但还是在心里默念“停一停,停一停再开口,停一停再发火”。静了几分钟,我未开口,学生也没有声音。内心交战许久,我决定对孩子们坦承自己心中的想法:“马上要考试了,我心里很着急,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倾囊相授。也许是我的方法太急进了,引起了你们的反感;也许是你们太压抑了,想放松一下。我现在不了解你们的想法,也不知该如何面对今天发生的这种情况,咱们谈谈好吗?”学生不敢相信地点点头。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我们师生互相交流了看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原来是老师想教,学生也很想学,然而不断重复的复习内容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得烦躁起来。一位男生站起来提出建议:“老师,能不能把您的复习计划中本节课我们要复习的内容告诉我们,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该做哪些练习?”我采纳了他的建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本节课末检测结果出人意料地好!
我九岁的儿子是个脾气暴躁的小家伙,一有不顺心的事便会发脾气。刚开始我大声指责他,有时我见吵不过他,就拿出家长的威风,硬逼孩子“屈服”。每每母子二人吵得不可开交时,我便会想起把心中的感受向学生表达出来后收到的显著效果,于是我改变了对儿子的教育方法。记得有一次,我领着儿子到朋友家玩,儿子在朋友家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爬阳台,玩累了就跟大人抢遥控器。我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儿子:“明明,妈妈非常失望。我认为你到阿姨家应该会懂礼貌,结果不是这样,我不知该如何说你,不知我们是该走还是该留下来。”我的这番并非指责的话使儿子变得理智起来。儿子接下来的一整天表现都很好,没再让我在友人面前尴尬。
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孩子友好沟通,给孩子创设一个愉快、公正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自然、自由地发展成长吧!美国的巴尔博士曾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得到命运的收获。”如果我们播种者针对孩子的不同状况适时播种,那么,就一定会有神奇的收获!
擦亮心灵的窗户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今天也不例外,7:20走进教室,我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教室,王莹莹还是没有来。她已经连续请假三天了。这个孩子课间活动时不小心摔倒,右手腕扭伤了,小手肿得像面包一样,我看着就心疼。
三天来,我发现同学们每天早晨来到教室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收作业的、交作业的、背诵乘法口诀表的……放眼望去,教室里除了学生忙忙碌碌的身影,就只有王莹莹一个人的凳子孤零零地倒放在课桌上。前两天早晨都是我让王莹莹周围的一个同学把她的凳子拿下来的(下午放学后值日生要把凳子倒放到桌子上,方便打扫卫生)。我不开口,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把王莹莹的凳子放下来,更没有人帮她擦拭桌子上的灰尘。七八岁的孩子应该懂事了,但他们还是没有做到主动帮助别人。我实在是想说点什么,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好自己从讲台上拿了一块抹布,走到王莹莹的桌子跟前,轻轻把凳子放下,开始擦了起来。
老师的举动永远是学生注目的焦点,班长王宝仪快速地走过来说:“老师,让我来吧。”说起王宝仪,那可真是个让老师喜欢的小女生。每当早读或午休的时候,她就是个小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学生们也特别佩服她。我说:“谢谢你,大宝。”随后我边走边说:“同学们,其实我刚才还在想,王莹莹今天没来上学,也许明天她会来,也说不定今天下午就来了。无论她什么时候来,只要看到自己的座位和大家的一样干净,她一定会感觉到大家都在等她,再说这个凳子一直放在桌子上也会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同学之间要互相——”“要互相帮助!”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接上话了。
说实话,我不怕孩子们搭话,就怕他们置若罔闻,置身事外。“大家说得好!要互相帮助就以王莹莹同学为例,不过你们打算怎样帮助她呀?”
王莹莹的同桌刘阳站了起来:“我以后每天帮王莹莹摆凳子放凳子。”
王莹莹这一排的小队长站了起来,说:“以后我收卷子的时候,如果她没写完……嗯,嗯……”小队长说不下去了。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说:“老师看得出你很想帮助王莹莹同学,如果她没写完,你想最后一个收她的卷子,对吗?”小队长郑重地点了点头。
张翔浩也举手了!——这小家伙话多手快,课间不是逗逗这个,就是惹惹那个,因此不断有人找我“告状”。我是软招用了,硬招也使了,怎奈这家伙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呀!——他也想帮同学?我居然有点迫不及待想听一听他怎么说了:“张翔浩,你来说说吧。”
“老师,这个月中午餐厅吃饭轮到我和王莹莹一起值日,她的手受伤了,我不用她收拾碗勺,我自己都包了。”张翔浩大包大揽地拍着小胸脯说道。
同学们听了,立刻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几个知道内情的甚至撇着嘴反驳他说:“你以前值日都不帮忙倒剩菜剩饭,都是王莹莹跑两趟,你只拿空碗。”
张翔浩立刻脸红了,嗫嚅地说:“那是以前,以后……不会了……不会了……”他不好意思地摸着头,怯怯地望着我。刚才还言之凿凿,现在却被大家说得不好意思了。我心里早就乐不可支了,走过去搂着他的肩膀对大家说:“人家张翔浩现在有了乐于助人的好想法,大家就给他一次表现的机会,好不好?”“好!”孩子们的眼神立刻有了温度,笑着看着张翔浩,发出热切的呼声。我心里这个高兴呀:真是拾草打着了兔子,还有意外收获呀!
第二天一早,我还是照样环视了一下教室。正像我预料的那样,没有看到王莹莹桌上那张突兀扎眼的凳子,而且桌面也被擦得干干净净。是的,教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其实也很简单,不是吗?在你不经意的挥手间,在你抬手拂拭灰尘的一刹那,孩子心灵的窗户已经被擦亮了!
又过了两天,王莹莹终于来了,不过是吊着胳膊来的。当她的妈妈把她的书包放到桌子上时,同桌刘阳立刻帮她拿出学习用品,并对莹妈妈说:“阿姨,你放心吧,我会帮助王莹莹的。”很多同学也纷纷表态会照顾她,王莹莹的妈妈放心地走了。课上,我看到刘阳总是先帮王莹莹打开书,用文具盒压好,再翻开自己的书;写字的时候,刘阳总是小心地缩着自己的左胳膊,生怕碰着王莹莹的右胳膊,尽管他也知道王莹莹是手腕受伤,就是碰着胳膊也不会疼,但刘阳还是小心翼翼地躲着王莹莹的右胳膊。我惊叹这个平日里看起来粗枝大叶的刘阳竟会如此细心!
下课了,同学们呼啦一下围到王莹莹跟前,有嘘寒问暖的,有帮她准备下节课学习用品的,也有想保护她上厕所的,大家叽叽喳喳地快乐地说笑着。王莹莹笑嘻嘻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说:“我在家就听老师说大家天天帮我擦桌子凳子,谢谢你们!本来妈妈想让我在家多待几天,但当她知道大家对我这么好,这么盼我来,就很放心地送我来学校了。妈妈还给大家准备了礼物呢。给!”王莹莹边说边用没有受伤的左手拿出书包里单个包装的小饼干要分给大家。“可是老师不让带东西来呀!”立刻就有同学无比遗憾地说,“老师会不会没收了呀?”尽管我在擦黑板,但我能感受到孩子们那企盼的目光。我继续擦黑板,收拾讲桌,装作没有听到,直到陈老师来接班。
走出教室,我从后门的窗玻璃外看到王莹莹的桌洞里确实有一大包鼓鼓的东西,她还不时用左手摸一摸。看来这“谢礼”没送出去心里真是不踏实呀!于是,当天的班会课主题就变成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没有让王莹莹把准备好的礼物分给大家,而是告诉孩子们:金钱买不来友谊,物质换不到真诚,爱心只能传递,不能以任何方式交易。我又对王莹莹说:“老师知道你很想表示一下对同学们的感谢,但老师认为最好的感谢方式其实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能够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你愿意这样做吗?”王莹莹用力地点了点头。
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知道了感恩回报,真是令人欣慰!
春风化雨育文明
节气过了小雪,早上的空气很清冷。我刚走到学校大门口,没等进入大门,一辆从东面人行道急速驶过来的黄色小轿车开到我面前,“吱”的一声,挂挡停车。我吓了一跳,前进的路线无端被人切断,我只有绕到车身后,继续往前走。这时,车的后门打开,下来一个学生,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面部,只见她一下车就低着头快速走进学校大门。我又看看这个开车很霸气的司机,没等看清楚,小轿车“吱”的一声,开走了。
我只有无奈地摇摇头,来老区支教这么长时间,这种霸气的司机也见的太多了!这个小县城多数路口没有安装监控设备,道路狭窄且不平,本来不宽的道路上又挤满了拉客的红色小“蹦蹦车”,有时步行都找不到空隙。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班教室门口。一抬头,我发现那个从小黄车上下来的学生和我一样正走进同一间教室。我的学生?帽子被她摘下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她的脸,原来是我们班喜悦同学!不用说,那个很霸气的司机就是她的家长了!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看了看她,没有说什么。
课间操时间,我领着同学们跑操。教室门前的空地平时用来活动,倒也不算狭窄,可是8个班级,每个班级90多人,一共700多人集中在这个空间里,绕着圈跑就显得拥挤起来。如果前面的班级前进缓慢,后面的班级就跑不起来,连走都称不上是快走,有时还要在原地等一会儿。即使在原地,我也让孩子们原地踏步,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跑着跑着,眼睛的余光突然瞥见王诗琪的鞋带松开了,长长的鞋带跟着主人的脚步甩过来、甩过去,一不小心就能被别人踩住绊倒。我用眼神扫了王诗琪一眼,示意他停下来把鞋带系好再跑。他顺着我目光的方向也看到自己的鞋带开了,但他对我的无言示意,理解成了责怪,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真是个可爱的小“呆子”,跟我一点默契也没有!我大声说道:“诗琪,快停下来,系好鞋带再跑!”指令一发出,诗琪便立刻执行,立马在行进的队伍里停了下来,撅着屁股开始系鞋带。后面的同学因他这一“急刹车”,差点把他撞翻在地。好在同学们跑步速度不快,有惊无险。我让这个小子搞得哭笑不得,这个孩子,真是一点安全防范的意识都没有!
课间操后,同学们陆续回到了教室,准备下节课的课本。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孩子从外面跑进来,大声说:“老师,于林在水盆里小便!”一时间,我没听清楚是谁在什么位置小便,又问了一次。学生这次为了让我听清楚,点着头一字一顿地说:“是——于——林,在校园里洗拖把的池子里小便!”我把眼光投向坐在座位上的于林,他正若无其事地翻看着手中的课外读物。
望望手中的课本,想想从早晨开始发生的几件事,我将课本合上了。孩子们见我这个举动,一点声音也没有了,教室里很安静。
“同学们,我想问一个你们都能答得上的问题。”全班同学都静静地等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如我所料,学生立刻对答如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回答得真流利,可是同学们做到了吗?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说说这24字中的‘文明’二字吧。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字的,说说你们做过的事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又是不文明行为。”
问题一抛出,学生纷纷发言。
“老师,我每次借东西给徐茹,她都跟我说谢谢。”
“老师,高鸣在学校里见到哪个老师都主动问好。”
“老师,我觉得虽然我没有做过什么大好事,但我从不在教室里大声吵闹,这应该也算是文明行为吧?”吴永超问。
“当然算了!”
……
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自己,有的表扬别人,被表扬的同学高兴得咧着嘴笑个不停。听着其他人的发言,大家纷纷给自己“照镜子”,效果确实不错。
“看来,同学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行为,很多同学做得也非常好,那我们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呢?谁来说说看?”
“老师,在洗拖把的水池里小便就是不文明的行为!”班长雅琦率先发言。不过这小子还算留情面,没有指出“肇事者”的名字。
“啊?谁在水池里小便啊?太不文明啦!”
“就是啊!小便后,我们再去洗拖把,回教室拖地,整个教室不就都是尿的味道了吗?”
“这不是害咱们自己吗?”
“厕所又不远,干嘛在水池里小便啊!”
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中,于林羞红了脸,低着头,在座位上一声不吭。
“老师,我觉得跑操的时候,突然停下系鞋带也不是文明行为,这样很危险!”
“对对,应该快跑几步,到队伍外边去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安全大家也安全!”我听了点头,趁机讲了几例在学生聚会或其他公共场所,由于不文明的小行为,从而引发大的踩踏事故的惨痛事例。学生听后感到后怕不已。我话一说完,王诗琪就站了起来,郑重其事地说:“老师,对不起,今天我在队伍中间系鞋带的行为太危险了,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请您放心!”我笑着点点头。
“老师,我们上学放学时,经常有一些同学不遵守交通规则逆行或横穿马路,有一些大人也这样,我认为这也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该坚决制止。”
……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不由地赞叹,谁说他们不懂事?文明还是不文明的行为,在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呢!
“是啊!”我说,“大家说得很好,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文明行为存在,有的是我们自身做得不够好,有的是家长没有给我们正确的引领。别看你们年纪小,但你们通过学习,心里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作为一个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的个人,我们除了自身要做文明公民,还可以通过我们文明的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大人。比如,提醒家长开车接送孩子要走机动车道,送学生要送到学校规定的位置,而不是为了方便送到大门口给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带来隐患;比如,及时提醒开车的家长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同学们,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本次评比中,我的家乡龙口市共获得四项全国精神文明大奖。我相信,咱们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有了你们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明之城!”
接下来的时间,我没有讲授备好的新课,而是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了一百多条我班“文明行为之我见”条例,并投票选举出每日监督值日生,同时向全校学生和家长发出了文明倡议: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学生们的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亮的。他们就是这座城市的希望!
是的,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养面向未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有义务做好引领工作,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我有自信一定能做好!
倒垃圾风波
今天下午第三节没课,放学前我照例到教室转上一圈。咦,今天的垃圾怎么还没倒?“周一的值日生是谁?怎么没倒垃圾呀?”“老师,是李梓言,但是她生病了,今天没来。”我刚问完,立刻有学生回答我。“卫生委员呢?”同学们循声看向田福益同学。
田福益是一个认真朴实却胆小内向的男孩,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上课也很少回答问题,除非老师点名让他回答。他的嗓音很粗,有点像蜡笔小新,他不爱说话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可小家伙干起工作来却扎扎实实,每天检查值日情况一丝不苟。
“哦,田福益,你去倒了吧。”
田福益红着脸,瓮声瓮气地说:“老师,我是卫生委员,不是倒垃圾的。”同学们都笑了。我也忍俊不禁,这小家伙,平日不言不语,这一张口居然透着如此严重的“封建等级”思想。
“那你说说,卫生委员都负责什么呀?”
田福益不情愿地站起来:“就是……就是……看着他们打扫,发现哪里打扫得不干净再让他们重扫。”
“只是看着吗?”
“嗯,我奶奶说了,卫生委员是最没出息的官儿,让我动嘴不动手。”
我听了,心里连连叫苦。几次家访后我知道田福益的奶奶是一位有些偏执的老人。田福益由奶奶一手带大,平时他与人交流不多,因而性格有些任性孤僻。当初我决定让他担任卫生委员,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有更多与同学相处的机会,从而能活泼开朗一些。可现在很明显,他的家人根本没有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解开他心中的症结。
“孩子们,什么是官儿?”
这下教室里热闹了:“老师,班长是官儿。”
“军体委员也是官儿。”
“还有文艺委员。”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示意他们先坐好别嚷嚷,然后我问大家:“我们为什么选颜雨辰当班长?”
“因为她学习好。”
“因为她写字漂亮。”
“因为她能帮助同学。”
“因为她听老师的话,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
孩子们罗列了很多班长的优点,当然这些优点都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因为颜雨辰同学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很优秀,是咱们学习的榜样,老师才让她当班长的;军体委员郭明朗同学声音洪亮,在操场上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的口令,所以我们班队伍走得整齐,口号喊得响亮,队列比赛才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文艺委员曲少涵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动听,指挥动作协调优美,所以上周合唱比赛她获得全校最佳指挥奖。孩子们,刚才说的这些同学,他们都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比其他同学水平高。这些同学利用自己的长处带领着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他们都不是什么‘官’,而是我们学习上的带头人,是我们成长的好伙伴,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
说到这里,我发现孩子们的小眼睛都闪烁着光芒,我知道我的“抛砖”铺垫成功了。
“那么卫生委员是不是官儿?”我开始“引玉”了。
“不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卫生委员是干什么的?”我接着问。
“是带领我们打扫卫生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那么我们为什么选田福益同学当卫生委员呀?”
“因为田福益不怕脏。”
“因为早晨他来得早。”
“因为他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因为他很勤劳。”
田福益同学的脸更红了。我知道,这次脸红可不是因为倒垃圾让他觉得丢人,而是因为听到同学们的表扬赞美他激动得心潮澎湃了。
“今天的垃圾——”我的话还没说完,离着垃圾桶近的孩子已经提到手上了。田福益连忙跑过去:“还是我去吧,我是卫生委员。”我点头示意那个孩子松手,田福益高兴地提着垃圾桶快速小跑离开了教室……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很多男孩都在抢着提装牛奶的筐子。因为学校上午大课间分牛奶,我本来安排了固定的两名男同学每天去领,再由组长发给订奶的同学。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看到我走过来,负责领牛奶的张树辉很无辜地说:“老师,你看,他们都在抢筐子。”黎明说:“老师,我也想去领奶,我比他有劲。”在一旁看着干着急的田福益,声音不疾不徐地出主意说:“要不咱们轮流吧,今天是你俩去领,我和黎明负责去倒空奶盒,行吗?”说完,看看“竞争者”,又看看我。平日惜字如金的田福益同学今天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话,还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我赞许地朝他点了点头。
趁同学去领牛奶,我问田福益:“昨天的事你告诉奶奶了吗?”“嗯。”他耷拉着头不看我。“那奶奶怎么说的?”他没吭声。“那你愿意继续当卫生委员吗?”我摸着他的头问道。“嗯。”还是只回答一个字。“孩子,抬起头来看着老师。”他抬头看着我,我接着说,“田福益,你是一个会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就像刚才,大家都抢着去领奶,但是每次只能去两个人,你呢,就让他们分成两组,一组领牛奶,一组倒奶盒,既照顾到黎明他们想为同学服务的积极性,又没有让张树辉他们感到失落。你的办法真好!你是一个爱动脑会动脑的好孩子!”田福益的小脸又红了,我笑了,说:“你知道你哪方面还需要改进吗?”他热切地看着我,虽然没问出口,但我知道他很想让我说出来。“你呢,很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很难让大家发现你的优点。这样吧,你以后大方一点,回答问题也好,跟同学玩耍也好,说话大点声,眼睛看着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心真情,好吗?”田福益使劲地点了点头。“好吗?”我又问。“好。”声若蚊蝇,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吗?”“好!”响亮的声音终于冲破喉咙发了出来。“真棒!快去玩吧!”我拍着他的肩膀说。
这时,张树辉他们把搬来的牛奶筐子放到讲台上。我听见田福益用他那特殊的嗓音说道:“黎明,倒完奶盒咱俩去跳绳吧?”
看着田福益和组长一起分牛奶、送奶盒,小脸依旧红扑扑的,眼睛里有着别样的光芒,我很欣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引导真的很重要。
顺势疏导才能顺理成章
我有几绺头发很不听话,总是倔强地翘着。有一次去理发,和发型师说起了我的苦恼。发型师看了看,指着我的头顶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