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玫瑰村庄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英格兰玫瑰村庄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欧洲古镇游》编辑部编
出版社: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0-08-01
书籍编号:30000783
ISBN:978750194744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0000
版次:2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旅游地理
桃坪羌寨
神秘的东方古堡
从都江堰往阿坝进发,一过美丽的映秀镇,山区的感觉就明显起来。空气凉沁沁的,满眼翠绿绿的,五脏六腑涤荡得干干净净。变得狭窄的公路依山势绵延起伏,山崖下的河流湍流不息。车过汶川,山势更为险峻。经过好几处仅容一车通过的隘口,忽有人惊呼右边出现了一座“金山”——那当然是山顶白色的岩石与阳光的杰作。这方尚未平息,又有人叫喊道:“快看,左边左边,石头房子,碉楼!”桃坪到了。
危关碉楼
“蛮中无地乃有山,下者壑谷高孱颜。每当隘口必置守,碉楼百尺居中间。削成四方方以丈,漆城荡荡不可攀。中如佛塔略阶级,盘旋下上往复返。数人狙伺伏其上,睥睨肆瞩攻者环。火炮一发敌无隐,以主待客安且闲。”
清人的这首《碉楼》诗非常形象地点画出羌族碉楼的位置、造型,以及在防守方面的优势。桃坪羌寨背山面水,远远望去,一大片黄褐色的石屋依坡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曾被专家学者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寨子最高处即有两座9层碉楼,与对岸山峰上的烽火台遥相呼应。桃坪碉楼高30余米,为四角形(羌族碉楼还有六角形、八角形的),下宽上窄,下层墙厚1米左右,用乱石和黄胶泥砌成,其上各层四方均开有射击窗口。
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寨内耸立两座九层石块垒砌的土舍雕,与对岸山峰烽火台遥遥相望。
古堡迷阵
下车后过杂古脑桥,沿左侧斜坡上山,走完“之”字型的斜坡,即可进寨了。据说寨内有30余条暗道互为连接,外地人身处其中,极易迷路。因此,导游必不可少。若能请到村长——一位健谈的长者做导游运气就好了。
村长手持话筒,说起寨子很是自豪。桃坪羌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1年。历经沧桑,现在桃坪羌寨仍有近百户“格尔麦阿嘎”(羌语“古巷人家”之意)。进寨前,他一再叮嘱紧随其后。进得寨子,但闻水声淙淙,难觅其踪。村长指着地上一些潮湿的石板说,水在下面。水道通往各家各户,揭开石板就能取水。
走不远,忽进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通道。借着手电光,发现暗道内码放着一些干柴垛,顶部有横梁加固,地面为凹凸不平的土路。道内有多个岔口,通往不同的门户。除了这种暗道,每户人家修建房屋时,均会为后来者预留梁洞,从而形成户户相依的格局,碉楼平顶之间用木板相连。这样,各种通路使寨子里的人往来甚为方便。
循着村长的声音,左弯右拐才出了暗道。适应光线后,发现已顺着山势上了一层。
桃坪羌寨 民居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自称“尔玛”。羌族人民崇尚山、羊、树为神。
人在畜上 神在人上
在村长的带领下,花了1元钱进得一座碉楼内。主人家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专门看住上楼的木梯。因为参观的人太多,碉楼已受影响,所以每次上楼者不超过10人,10分钟一轮。
这是一座3层碉楼,下层养了一只羊和几只鸡,正对大门的地方堆着一堆草。屋子里侧为火塘,灶台上方,几块烟熏腊肉从二楼的木板处垂下来。(羌族腊肉制法奇特,生猪杀后,割成几个长条,猪多长肉多长,然后直接挂在灶台上方,经烟熏火燎,就成了独特风味的羌族腊肉。)
登上吱吱作响的木梯,就上到中层。木板地面,整个房间分出两间卧室,室内摆设甚为简陋。木梯仍在房屋中间。上层层高极小,四周尚不足一人高。除了一个存粮用的柜子,几串干辣椒,再无什么显眼的东西。去平顶的木梯为独木梯,每级仅容半只脚。
到平顶,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远山近水悉收眼底。平顶为露天平台,中间正晒着玉米,靠墙一侧过了一排玉米棒,地上堆着几个大南瓜,其余三面用乱石砌了半人高的矮墙,最外侧整齐地码放着干柴。仔细观察,果见四周矮墙角供着白石。这是天神的象征。羌族人奉白石为神石,除天神外,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头上的白石代表山神。游览时,对这些神灵应抱虔诚之心。
桃坪羌寨 民居 在桃坪每个庄房的屋顶都放有一个白色的石头,这是羌族人的图腾,白石神是羌族人的天神。
桃坪羌寨 民居 这里的房屋叫做庄房,羌语叫窝遮。这些房屋全是用片石和黏土砌成的,高四五层,有比较科学的功能分布。
石山碉楼相辉映
出了老人的碉房,村长指示从其上不远的最上层的那户人家穿过,就可以爬上山顶。
到山顶,才发现这真的是一座石山。山上几乎全是坚硬的乱石,台阶由一些小石块铺成,每级台阶都不规则,中间还常常突出些大石头。
上山已是极不易,下山更是惊心动魄。寨子尽在眼底,连那两座高耸的碉楼也臣服于下,整个人似悬在半空。在猎猎的山风中,紧贴石壁,步步小心,好不容易才下到寨子里。出寨子可顺着连通石磨房与寨门的主干道走。干道两旁有许多卖土特产的,还有身着光鲜的羌族服饰的女子可以合影。
桃坪羌寨 绣花 挑花和刺绣,是桃坪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手中那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令人惊叹。
区划: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距成都约170公里,距汶川县城20公里,距理县县城41公里。
区号:0837
邮编:623100
历史:始建于公元前111年。
门票:20元/人。寨内游览,有代表性的碉房门票1元/人,上山顶穿过碉房,借道费1元/人。
气候与游季:空气干燥,日照强烈,应注意防晒。早晚温差大,注意添减衣物。
交通:可乘坐成都至马尔康或到理县的客车在桃坪下车;也可在都江堰乘坐顺路车或直达车。
住宿:愿进一步领略羌族风情,喝咂酒、跳锅庄的游客可住当地小旅店,寨子最上面的那户人家住宿条件很好,客房有好几间,比较整洁;也可返回汶川住宿,50元/人左右可住标准间。
饮食与特产:青稞酒、咂酒、牛杂汤不容错过。核桃花、花豆、羌族腊肉等特产正宗绿色食品,且价格公道,可放心购买。腊肉带回家后,烹制前注意清洗去毛,烹制时需加调味料。
鸣谢
Acknowledgement
即将离开四川的那一刻,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伤,为着这许多天来踏踏实实走过的土地—我们心中的美好家园。那迎风招展的茶馆布招似乎还在眼前,青瓦宽檐的廊下,要一碗清茶,淡淡微风中拂来千百年来的悠悠往事……时光已逝,曾经辉煌的场镇、盐场还有码头,都已经衰败或者消失,但蜀人固守家园的精神却一直传承下来。
何缘何由,让我们这群异乡人来亲近她,来为她作书立传;何其幸运,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上,有这么一群朋友和我们一样,热爱着这些古村镇,更为古村镇的振兴与保护不遗余力地奔忙。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这些朋友的帮助。他们不求回报地投身到对当地古村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去,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谨让我们在这里,对他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画报》杂志社 刘乾坤 牟立志
四川省成都市祟州县第二中学 杨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李云
自由撰稿人 黄红
四川省自贡市仙市镇人民政府古镇办
四川省资中市罗泉镇文管所
四川省宜宾市龙华镇人民政府宣传部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